乌合之众

  • 文明诞生之初,一群不同族群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,这些混乱的人群,有着十分突出的群体特征。
  • 漫长的岁月是真正的造化者,民族就是它是作品。一个民族会逐渐具备某系素质,某些建立丰功伟绩所必须的素质
  • 当某种文明强盛到一定程度,复杂到一定程度之后,便会停止不前。一旦停止不前,便注定了衰落。
  • 衰落是个不可避免的时刻,它以民族支柱的理想衰弱为特点。
  • 随着名族的理想不断消亡,它那使自己团结强盛的品质也慢慢失去。
  • 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,这个民族的才华也消失殆尽了。从此,这个民族的人仅仅是一群独立的个人,他们回到自己的原始状态——一群乌合之众。

  • 在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,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。一个人有了信仰,他就强大了十倍。
  • 无论信仰是宗教的、政治的、还是社会的,也无论这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、一个人或是一种观念,要想让信仰建立并形成蛊惑人心的狂潮,就离不开人群中那位伟大领袖的作用。

个体-群体

  • 一旦孤立的个人融入群体,便会丧失其自我意识。
  • 在群体中,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,个性也被削弱了,作为个体的异质被同质化了,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无意识。
  • 仅仅融入群体,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。
  • 群体无疑总是轻信、冲动,是被感情支配的傀儡。群体不仅智力低下,只会把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,
  • 只有简单而明了的观念,才能被群体接受,但并不是所有观念都简单明了。因此,必须经过一番彻底的改造,变得通俗易懂,才能被平庸的大众接受。
  • 人类必须怀抱着希望和幻想,否则就无法活下去,这就是诸神、英雄和诗人得以存在的原因。
  • 推动各民族进化的主要因素不是真理,而是谬误……正是幻觉引发的激情、痴迷和狂热鼓励着人类走上文明之路。
  • 大众只有彻底的破坏性——人多势众、法不责众。群体是野蛮的玩偶,也是奇迹的创造者。
  • 群体的无意识本能磨平了智能差异。
  • 责任分散效应、传染性从众、暗示性从众。
  • 群体性格:冲动、易变、急躁,表现极端,没有任何长远打算,不承认障碍,轻信、易受暗示,情绪夸张、单纯,偏执、专横、保守。
  • 群体就像一群野蛮的小孩子。
  • 群体没有推理能力,也没有任何批判精神,也就是说:群体不能辨别真伪,也不能对任何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
统治-被统治

  • 各民族的性格决定了他们要怎样被统治
  • 制度与一个民族的伟大和另一个民族的衰败毫不相干。各民族受自己的性格支配,凡与这个民族性格不合的模式都只是一种暂时的伪装。
  • 大革命的结果虽然毁灭了一套旧集权制,却建立一套新的集权制,并使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,更具压迫性。
  • 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,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。
  • 群体之关注那些最离奇、最不同寻常的、最传奇的事件。想影响群众的想象力,不可求助于智力和推理,即:绝对不能采用论证的方式。
  • 想领导群体,就得在他们的想象上下功夫。几乎所有侵略者的权利和国家的威力,都是建立在群体的想象上的。

    宗教的兴起、宗教改革、发过大革命及社会主义的崛起,都是群体想象力的产物。 拿破仑国会演讲: 我通过改革天主教,终止了旺代战争; 通过变成穆斯林教徒,在埃及站住了脚; 通过成为一名信奉教皇的人,赢得了意大利神父的支持; 如果我去统治一个犹太人的国家,我也会重修所罗门的神庙。

  • 任何一场革命都源自民族思想变化。
  • 他们和法国大革命中的大人物一样,都在自己先被各种信条搞得想入非非之后,再让别人也想入非非。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信众的灵魂里唤起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,这就是信仰。
  • 领袖的动员手段:断言、重复和传染;声望。

    教育-被教育

  •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,也不会使人更幸福: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,也不能改变人天生的热情。
  • 应试教育制度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,他们拼尽全力成了中产阶级后,之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进入国家体制内工作。
  •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出了这么多有文凭的人,却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,另一些人无事可做(考公未遂)。
  • 某些时候,教育的坏处还会大于好处——只要受到了不良引导即可。统计学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。